2017-2-13阅读(10,147)
趁着春节假期的机会,很多小伙伴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。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小时候(没有暴露年龄吧?)课本里出现的“司母戊鼎”改名了!
Duang~
↓↓↓
说来话长,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,称其为司母戊鼎,他认为“司母戊”即为“祭祀母亲戊”。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:“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,司即祠字。”于是,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。
但争议一直不断,有多位学者提出,“司”字应作“后”字解,因为在古文字中,司、后是同一个字。于是在此后出版的《辞海》对“司母戊鼎”作了这样的描述:商代晚期的青铜器,鼎腹内有铭文“司母戊”三字(或释“后母戊”)。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。
如今,把“司”改为“后”,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“司”理解为“祭祀”的说法。
大部分专家认为“后母戊”的命名要优于“司母戊”,其意义相当于“伟大、了不起、受人尊敬”,与“皇天后土”中的“后”同义。改为“后母戊”,意思相当于:将此鼎献给“敬爱的母亲戊”。
小编说文解字
中文名:鼎
外文名:Ding、tripod
含义:鼎盛,形势好
用途:古代烹煮的器物
读音:dǐng
基本解释
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三足两耳:铜~,~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,青铜~(古代器具,用于祭祀等)
2 锅:~罐。~锅。
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九~。问~。
4 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~峙。~足之势。
5 大:~族。~臣。~力支持。
6 正当,正在:~盛(shèng)。
7 比喻量大,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:一言九鼎.
8 姓。
9 借指王位、帝业:定~,问~。
10 可以引申为制造大量的箭头与兵器的能力,越是造鼎大而多的越说明军事工业越强。
“戌”、“戍”、“戊”、“戎” 都怎么读?
戊读wù,天干甲乙丙丁戊;
加横xū,地支亥字前位戌;
加点shù,军队防守去卫戍;
十字róng,身穿戎装守边疆。
总结起来就是,横戌点戍戊中空,十字交叉便是戎。